如何測試擠塑板的燃燒性能呢
發布時間:2025-11-26 17:39:04??來源:河北輝旭建材科技有限公司
測試擠塑板的燃燒性能需依據 GB 8624-2012《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》 標準,通過 單體燃燒試驗(SBI)、氧指數測試、可燃性試驗 等核心方法綜合評估,具體步驟及關鍵指標如下:
一、核心測試方法與標準
- 單體燃燒試驗(SBI,GB/T 20284)
- 原理:模擬真實火災場景,將擠塑板組成“L”形墻角結構,用30kW丙烷燃氣爐點火,監測燃燒過程中的關鍵參數。
- 關鍵指標:
- 燃燒增長速率指數(FIGRA):≤120 W/s(B1級核心指標,反映火勢蔓延速度)。
- 600秒內總熱釋放量(THR600s):≤7.5 MJ(反映火災荷載)。
- 橫向火焰蔓延(LFS):火焰不得蔓延至試樣最遠邊緣。
- 煙氣生成速率(SMOGRA):≤30 m²/s²(評估產煙量)。
- 滴落物等級:d0級(無滴落物)或d1級(滴落物未引燃棉墊)。
- 煙氣毒性等級:≥準安全ZA1級(GB/T 20285,檢測CO、HCN等有毒氣體濃度)。
- 氧指數測試(GB/T 2406.2)
- 原理:測定材料在氧氮混合氣體中維持燃燒的最低氧濃度(體積%)。
- 標準要求:B1級氧指數≥30%(輔助指標,需結合其他測試綜合判斷)。
- 方法:將樣品垂直固定,底部點燃后觀察燃燒行為,逐步調節氧氣濃度至材料無法持續燃燒。
- 可燃性試驗(GB/T 8626)
- 原理:對材料表面施加火焰15秒,觀察火焰蔓延情況。
- 判定標準:
- 火焰尖端高度≤150mm。
- 無燃燒滴落物引燃濾紙。
- 60秒內自行熄滅。
二、測試流程與樣品要求
- 樣品制備
- SBI試驗:需準備3組試樣(主樣:1000mm×1500mm;輔樣:500mm×1500mm),厚度按實際應用厚度送檢(常見20~100mm)。
- 氧指數測試:樣品尺寸為100mm×10mm×10mm,需多塊以調試氧氣濃度。
- 可燃性試驗:樣品尺寸為300mm×50mm×厚度,表面平整無氣泡。
- 狀態調節:所有樣品需在23℃±2℃、50%±5%RH環境下放置≥48小時。
- 測試環境
- SBI試驗:在燃燒室內進行,使用錐形量熱儀或單體燃燒裝置,熱輻射強度為50kW/m²。
- 氧指數測試:在氧指數儀中完成,需預先沖洗燃燒器以保證氧氣濃度均勻。
- 可燃性試驗:在燃燒箱內進行,火焰高度為20mm±2mm,呈藍色火焰。
三、結果判定與報告要求
- B1級判定條件
- 需同時滿足以下所有指標:
- FIGRA ≤120 W/s。
- THR600s ≤7.5 MJ。
- LFS未至邊緣。
- SMOGRA ≤30 m²/s²。
- 滴落物等級為d0或d1。
- 煙氣毒性等級≥ZA1級。
- 氧指數≥30%(輔助指標)。
- 檢測報告要求
- 必須由具備 CMA(中國計量認證)和CNAS(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) 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。
- 報告需明確標注依據 GB 8624-2012 標準,并顯示各項指標(尤其是SBI和煙氣毒性)均符合B1級要求。
- 需確認報告依據的是最新標準,而非已廢止的舊標準(如GB 8624-1997)。
四、常見誤區與注意事項
- 誤區澄清
- 氧指數高≠B1級:氧指數≥30%僅是輔助指標,需結合SBI試驗和煙氣毒性測試綜合判斷。
- 離火自熄≠合格:工地簡易點燃測試(如觀察離火后是否自熄)無法準確判定燃燒等級,需專業檢測。
- 應用限制
- B1級擠塑板通常禁止用于:
- 高度>100米的住宅建筑。
- 高度>50米的公共建筑。
- 人員密集場所(如醫院、學校)的外墻保溫。
- 適用于地面保溫、屋面保溫(需覆蓋防火隔離帶)等領域。